微生物污泥之藻类
微生物污泥
微生物污泥是微生物大量繁殖和积累的产物。温度适宜的水中最适宜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因而在冷却水系统中常有微生物污泥产生。
微生物污泥又称软泥或黏泥,它是在冷却水系统中的管道、冷却塔、水槽等壁上产生的粘质膜的总称。粘泥的组成随着水质的生成地点以及藻菌类属的不同而变化,一般均是由藻类、真菌和细菌等聚集而成。这些微生物分泌的粘液还将悬浮在水中的无机垢、腐蚀产物、灰沙淤泥等粘结在一起而形成黏泥沉积物。卫生物形成的黏泥沉积物常附着在管壁和塔壁上,随着时间的加长愈积愈厚,不仅影响水侧传热效率,还会因水管截面积变小,限制水的流量而影响冷却效果。又如藻类在冷却塔填料、水的分配板上蔓延生长时,将堵塞填料空隙和配水板上的小孔,使冷却水分布不均、水滴变大,影响气、水传热效率。致使冷却塔的温度下降,达不到设计要求。
另外,黏泥还会形成氧的浓差电池,从而引起垢下腐蚀;同时黏泥又给厌氧性细菌如硫酸盐还原菌提供良好的滋生场所,这样相互感染,加深了黏泥给冷却水系统带来的危害。
综上所述,了解微生物黏泥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掌握抑制微生物生长和清除微生物污泥的方法时十分必要的。
一、冷却水系统中常见的微生物
水藻不同,微生物生长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如地下井水,微生物就较少,而流经荒滩草原聚集起来的地表水,微生物较多;当有适宜于微生物生长的污水排入时,则微生物会更多。
在循环水系统中,水的温度和PH值的范围恰好适宜于多种微生物的生长。同时,在水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它们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源如有机物、碳酸盐、硝酸盐、磷酸盐、铁盐等,均因循环浓缩而增加,再加上冷却塔、凉水池常年露置室外,阳光充足,因此给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是敞开式的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微生真菌数为1~5个/ml时,循环水中的细菌总数可高达2×107个/ml,真菌数为20~170个/ml。所以,对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微生物的滋生和引起的危害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
工业用水中产生并能造成危害的微生物种类很多,但在循环冷却水中,最常见并能造成危害的微生物大致有三类。即藻类、细菌和真菌。
1.藻类
藻类主要存在于土壤中,由空气带入冷却水系统。藻类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物。藻类生长的三要素是空气、水和阳光,三者缺少就会阻抑藻类的生长。冷却塔的分配板和塔壁为藻类提供了这三个要素,正好是藻类生存繁殖的良好环境,因此常看到绿色团块的藻类附在上面。
藻类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是蓝藻类、绿藻类和硅藻类。它们生长所需的温度和ph值可见下表。
(1)蓝藻
蓝藻外表大多为蓝色或者是青绿色,其形状多呈丝状,在冷却塔塔壁上形成藻层,常常是下层在死亡,可以成片地掀起来。蓝藻在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特别容易繁殖,在水温较高的夏季会迅速而大量的繁殖,有时使水的颜色发生变化,形成所谓水花。这种水花只持续几天时间,这是蓝藻体内的气泡充满空气后,在短时间内从水里浮上来而形成的。
冷却水系统中常见的藻类及生长条件
藻的种类 |
例子 |
生长条件 |
|
温度℃ |
PH |
||
绿藻 |
小球藻,普通单细胞丝状藻丝状种类水绵 |
30~35 |
5.5~8.9 |
蓝藻 (含蓝色素层) |
微囊藻,单细胞粘液型颤藻(丝状的)席藻(丝状的) |
32~40 |
6.0~8.9 |
硅藻(细胞内含有棕色色素及二氧化硅) |
桅杆硅藻,细长连续的小环硅藻 |
18~36 |
5.5~8.9 |
蓝藻的细胞中有恶臭的油类和环醇类产生。一旦水藻死亡,将成为污泥,这些物质就会释放出来,使水产生臭味。它们的抗药性一般均较强。
(2)绿藻类
绿藻类呈绿色。只要有阳光,二氧化碳和少量矿物质就能生长。它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单细胞组成浮在水中,另一种呈丝状附着在壁上。它们常在冷却塔内蔓延滋生,常见的有栅列藻。小球藻、水绵等。
(3)硅藻类
硅藻类多为单细胞生物,形态多种多样。呈褐色或绿褐色,它们一般喜欢生活在光线稍暗、温度较低的水域,常在较浅的水槽中繁殖。初春或深秋温度较低的时候,常大量发生。硅藻的细胞壁中,充满了聚合的乳白色的二氧化硅,大量的繁殖可以产生硅污垢。
藻类繁殖时,投加合适的杀生剂,可将其杀死。